传播国有企业混改商机,聚焦国有资产交易时讯,拓展投资并购价值管理视野
对于两票的界定,一直是业界关心的核心问题。从目前发文的几省来看,普遍将药品生产企业内部的、仅销售本企业(集团)的子公司视为生产企业,不过安徽、陕西没限定这样的子公司是否“唯一”,而四川、重庆、湖南都将此明确:必须唯一。
怎样选择分组,真的是一门学问。事至今日,已经是要上战场的节奏,提前的战略决策部署投标企业应当早有预案,明天无非就是再次确认结果,然后统一意见执行即可。要么放低身段挤起基药市场参与角斗,要么万般无奈在医保交易中面临被价格围剿。
陕西省的两票制推行范围为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及以下基层机构在保障供应的情况下适时推行,而宝鸡作为陕西医改试点省的试点城市,一上来就要求包含基层医疗机构在内的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推行,可谓试点中的试点。12月1日起实施两票制。
自2015年6月起,国家发改委放开药品价格管理,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同时通过制定医保支付标准探索引导药品价格合理形成的机制。
12月7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关于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新增中医药技术项目、新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符合条件的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生物类似药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制药界的热点领域,中国在研生物类似药数量已居全球第一。其中在血液肿瘤领域,国内对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的在研项目更是走在国际最前沿。
近日,在国药励展举办的第77届原料药会期间,在“2016(第六届)中国国际制药工业环保发展论坛”等3场环保主题研讨会上,有关人士表示,当前环保形势严峻,各地环境治理措施日趋严格,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制药企业绕不开的坎儿,绿色制药迫在眉睫,制药领域环保治理理念、治理思路和治理技术亟待加速更新。
此前,四川省医改文件提出“先在成熟的地方推行两票制”,被一些业界人士解读为两票制在四川遇阻,当时我觉得这是“拐了个弯”,可参阅前文 四川医改拐了个弯:两票制仅在“成熟地方”推行!两票制在各省落地方式会有所不同,但最终一定会推行。
2016年医药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配合国家供给侧改革,医药行业也分别在研发、注册、生产、流通、采购、临床、医保支付等环节进行了暴风骤雨式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