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西汽运集团吕梁汽车运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吕梁汽运公司)一直受困于虚假重组的漩涡,作为吕梁汽运公司前身的山西省汾阳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汾阳汽运公司),上千名职工多年来一直举报汾阳汽运公司破产重组存在虚假,众多优质资产被董事长王小明侵吞,把国有资产变为个人资产。名面上或账面上的资产被剥离,重新组建新的公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
企业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忠实义务、勤勉义务,致使所在企业破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并且自破产程序终结之日起三年内不得担任任何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原汾阳汽运公司董事长的王小明在公司破产重组后继续担任新组建的吕梁汽运公司董事长,而原汾阳汽运公司下属优质企业都剥离成为王小明新组建的吕梁汽运公司。原汾阳汽运公司所有职工因为上亿元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致使公司与企业职工卷入拉锯战式的对峙之中。
据原汾阳汽运公司职工杨建明、李爱平讲:汾阳汽运公司改制至今,因资金、资产去向问题,倍受争议,但一个离石分公司的资金、资产就达数亿元。2007年在《职工安置方案》公告中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07.09%,而到2010年汾阳汽运公司资产负债率就高达584.85%。3年间, 汾阳汽运公司变化如此之大,在外人看来,令人费解。而详细内幕细节离石分公司的职工娓娓道来了部分公司资产流向。
作为汾阳汽运公司离石分公司资产的石洲宾馆建成后出租给了区政府,被区政府作为招待所对外营业,从建成到拆迁19年的租赁费,退休职工任应珍、张根大给记者算了一笔帐,19年的租赁费石洲宾馆就能给离石公司带来几千万元的收入,但是这笔钱没有入公司账户。当职工问起时,王小明就告诉职工,政府没有钱给。职工说他们去要,王小明警告职工不要他们管这些事情。因为王小明长期在石洲宾馆开着客房,吃饭、招待在石洲宾馆签单,这笔租赁费就应该装入王小明口袋了。
汾阳汽运公司2004年涉足煤炭行业,公司投资了数千万元购买了临县安桥沟煤矿,三年产煤60多万吨,销售煤款6000多万元。据反映问题的职工说,2007年5月以9000万元(一说7000万元)把时价1.5亿元的煤矿转让给了离石人,两项合计1.5亿的资金也未入公司账目,被王小明私吞了。
97年至98年离石分公司职工集资的枣岭园车站也被王小明变更用途卖给了北京的一家开发商用做房地产开发了,盖了十多栋住宅楼。集资时职工出资一万、五万元不等,并承诺出五万元集资款就能提拔为中层干部,并参加董事会,退款时双倍退还。2012年不愿意退款的按照当时集资数目的两倍重新入股用于开发新汽车站,不愿意入股的退休职工拿到了双倍退还的集资款。以上内容得到了王立孝等老职工的印证。
近年来,王小明通过变卖公司资产,克扣职工养老保险金,现在个人资产大约三四个亿,送朋友都是送车,家人都是开的豪车,大儿子在市委当公务员都是他花80万元买的。王小明随意安置亲朋好友和情人进公司工作,私下里职工都说公司就是王家的公司。王小明在北京有房、太原有房有别墅,离石更是有六七套房。王小明之所以敢胡作非为数年之久而不被查处,是因为有一位市里的领导是他的保护伞。
而退休职工反映,破产时,国家给职工拨了二三百万元的资金用于缴纳职工的养老金,王小明找关系只缴纳了50万元,这个事就摆平了,其余的钱进了王个人腰包。66岁的杨建明有着39年的工龄,现在却只能每月领1711元的退休金。61岁的张根大工龄34年,每月只能领到1500元的退休金。人社局给的答复是:你单位欠缴养老保险金!
汾阳汽运公司在王小明董事长的领导下只能被迫破产,上千职工的权利和债权人的利益被彻底损害,法律的尊严被践踏,而最后在数千职工眼中王小明才是最大的受益者。重组后王小明又“领导”了吕梁汽运公司。吕梁汽运公司是否会重蹈汾阳汽运公司的覆辙,对一千多号职工来说,答案是肯定的!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