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汽车动力部件制造公司增资项目,项目公司成立于2023年,位于北京市,是一家以从事汽车制造业为主的企业。该公司拟募集资金金额不超过40000万元,拟募集资金对应持股比例或股份数不超过32%。
图片来源:AI生成
项目公司基本情况
北京汽车动力部件制造公司增资项目,项目公司成立于2023年,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均为45000万元人民币。该公司聚焦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研发制造,主营业务涵盖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电机制造、机电耦合系统研发、软件开发及技术服务等领域。截至2025年,公司持有28项注册商标、10项专利(含“一种新能源变速箱定转子分离机构”等实用新型专利)及7项行政许可。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部件研发;电机制造;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机电耦合系统研发;汽车零配件批发;软件开发;软件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项目公司投资优势
1、政策与区位双重赋能,发展根基扎实
精准契合产业政策导向:公司聚焦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研发制造,属于国家 “双碳” 战略核心支撑领域,同时符合北京市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智能汽车先进制造产业方向。根据北京市及通州区相关政策,此类企业可在工程化攻关、产业化推广等环节获得专项支持,且能享受高端制造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红利,为项目运营降低成本、抵御风险提供有力保障。
深度融入区域产业集群:公司立足北京,而京津冀地区已形成涵盖上游材料、中游零部件制造到下游系统集成的完整电驱动系统产业集群。这一区位优势可实现与区域内整车厂、核心元器件供应商的高效协同,降低供应链物流成本,同时快速对接技术资源与市场需求,为产能释放和客户拓展奠定基础。
2、技术储备与业务布局完善,核心竞争力突出
知识产权构建技术壁垒:截至2025年,公司已积累28项注册商标、10项专利及7项行政许可,形成多层次知识产权矩阵。其中 “一种新能源变速箱定转子分离机构” 等实用新型专利,直接聚焦电驱动系统核心部件的结构优化,可有效提升产品装配效率与可靠性,为技术转化和规模化生产提供支撑,在国产替代加速的市场中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全链条业务覆盖市场需求:公司业务涵盖电机制造、机电耦合系统研发、软件开发等关键环节,形成 “硬件 + 软件 + 技术服务” 的完整业务布局,与电驱动系统集成化、智能化的行业发展趋势高度匹配。这种全链条能力不仅能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还能通过业务协同提升抗风险能力,适配纯电、混动等多技术路线车型的需求。
3、资本结构清晰稳健,融资规划兼具灵活性与成长性
初始资本实力雄厚:公司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均达45000万元人民币,实缴到位率100%,显示出原始股东对项目的坚定信心和充足的初始资金支撑。扎实的资本基础为产线建设、研发投入提供了前期保障,也降低了后续运营中的资金链风险。
增资方案释放成长空间:本次拟募集资金不超过40000万元,对应持股比例不超过32%,既通过外部资金注入补充技术迭代与产能扩张所需资金,又能保持原有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低稀释率的融资设计对投资者吸引力显著,同时引入的资本可聚焦于碳化硅(SiC)电控升级、高功率密度电机研发等前沿领域,契合2025年电驱动系统技术升级趋势。
4、行业赛道高景气,市场潜力持续释放
市场规模高速扩张:伴随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电驱动系统作为核心部件需求同步激增,2024年中国汽车驱动电机市场规模已达501.7亿元,同比增长45%,预计2025年整体市场规模将突破610亿元。公司产品覆盖电机、机电耦合系统等核心领域,可直接受益于市场扩容红利,成长确定性强。
技术升级打开价值空间:当前电驱动系统正朝着800V高压平台、SiC 器件应用、多电机集成等方向升级,带动单车电驱动系统价值量稳步提升。公司聚焦的研发方向与行业技术演进路径高度契合,且已具备专利技术储备,有望在高端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同时依托软件开发能力实现 “硬件 + 服务” 的价值延伸。
专题链接:如您对本项目感兴趣,想获取更多汽车行业项目信息,可直接点击http://www.360ask.org/s/qcgszzxm。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